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巢宗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保持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改革精神和结构框架,另一方面则又根据十年来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课程改革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
一、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
1.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2.坚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
3.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4.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人文性、实践性、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以及汉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
5.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7.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较大面积的修订
修订的大致情况如下:
1.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修订幅度有所不同。
2.从课程标准的构成部分来看,改动幅度较大的地方主要是:
(1)“前言”
导语完全重写;“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重要的补充;“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也有较多的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
“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
(3)“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的具体建议;“评价建议”也补充了具体建议,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教材编写建议”有所补充。
(4)“附录”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比“实验稿”增加16篇,在具体篇目上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例举的书目有所增补和调整;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5)结构体例与标题
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和标题也作了一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如,“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标题及相关内容(比较: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的排列顺序。
但有的地方,语文课程还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课程标准中未设“内容标准”这一类,不强求与别的学科保持完全统一,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内容”与“目标”融在一起;标题则采用“课程目标与内容”,下面一级标题未采用按内容划分的“分目标”的名目,而是按学段提出“目标”,称为“学段目标与内容”;“总目标”则称为“总体目标与内容”。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与调整的主要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交流沟通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宗旨。所以,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补充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2.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理,而是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激励、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发展的,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关于“非连续文本”: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所谓“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现代学生不仅应该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
追求创新,是这个时代的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中的主旋律。语文学科也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学习语文,的确要展开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书写的规范,但是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实施创新教育,还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
3.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一次的修订,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紧扣这一核心目标。
4.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根据千百年来的经验以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关键作用的认识,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强调要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课程标准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工具、途径和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语文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
在修订中,根据广大语文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经过系统的梳理,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在“课程目标”方面,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偏高,修订后难度适当降低; “实施建议”中,修订后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对“目标”“建议”的表述作了较多的修改,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
5.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增强改革力度。针对语文教学中一些较突出的偏差,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以改正,如: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再如,课程目标中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如何做到“有感情”?“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指出: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及成人,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偏低,另外,有的地区反映,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提出汉字教育的新理念,要求不能以纯粹的工具观来看待汉字学习和教学,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
其次,要帮助学生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保持正确的写字的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第三,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第四,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要求切实改变过去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第五,在“附录”中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
四、语文教学中的若干关键因素
小学、中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很可能“语文发育不良”的状况会伴随终身。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一些关键的因素和环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过程不是“直线增长”的过程,可能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学生的进步,但只要看准目标,持之以恒,功夫到时,必定会迎来一个飞跃。
1.切实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
(1)要确保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背诵”目标——50+50+60篇(段)。
(2)要让学生熟读每一篇课文。
(3)要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培养读书的习惯。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2. 切实抓好语文积累
语文积累的丰富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背诵、阅读、语文运用的实践都有利于加强语文积累。
(1)指导学生用好积累的工具。每人至少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或摘抄课内外阅读中(或广播电视中、与人交谈中)采集到的语言材料。
(2)开展适当的活动,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
(3)指导学生边学习新内容,边温习整理“积累本”。
(4)鼓励学生在语文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
3.切实抓好汉字教育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学习汉字和汉语拼音。
(2)要加强课内外的书写练习。每天语文课上安排10分钟,由老师指导学生练字,既要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质量(规范正确,端正整洁,力求美观),还要着眼于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
(3)不能盲目追求练字的量,要讲究练习的实效。要使学生增强在各种场合的练字意识。
(4)识字量和写字量的要求不必齐头并进,要切实改变过去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要用好《字表》,讲究识字写字教学的方法。要搞好汉字教学的评价。
4.切实抓好语文运用的实践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文运用实践才能真正实现。
(1)在阅读实践中,提高感知、品味、领悟的能力;丰富语文积累,扩大“领会式”掌握的语汇的量。
(2)通过“说”和“写”的实践,提高表达能力;在丰富语文积累的同时,“盘活”已有的“领会式”掌握的语汇,增加“复用式”的积累。
5.注意坚持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
(1)讨论作品,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品味、咀嚼,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在语言文字中寻找依据。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况来讨论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应在作品“怎么说”,而不是“说了什么”上下工夫。
(2)学生的阅读学习,不能停留在“理解”“听懂”的要求上,还应该从作品中学习新词语,学习运用如何词语进行表达。“讲深讲透”的做法不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学。要认清中小学生学习语文与中文系大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差别。
(3)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功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不能以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作为基本目标。
6.注意坚持“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1)阅读和表达的教学中,要把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统一起来。
(2)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情感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中,“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例如:
要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注重读书的“兴趣、习惯、品位”,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能力”。
汉字教育的新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还要让学生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7.注意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
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教师的“教”须根据学生的“学”来定位。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
(1)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深入研究教材,确定学生在一阶段里应该学到的内容。
(2)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多动脑筋。
(3)要努力改正和防止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偏差,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告别以教师“讲”为基本形式的“告诉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告别以教师“讲”为基本形式的“告诉式”教学,更要摒弃表演的色彩。
8.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
(1)在“阅读”“写作”等常规环节外,根据具体的课程资源,在课内和课外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
(2)开展活动,应有具体的目标要求,须讲究实际效果,要反对花哨的表面文章。
(3)语文学习活动,应该丰富多样,根据内容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开创新形式,防止产生单调乏味的局面。
五、语文课程实施中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几个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十年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修订,目标和内容比“实验稿”更加明确、清晰和充实,将使积极投入改革的教师更加充满信心,明确前进的方向。
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在今后语文课程的实施中,也必然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
一次重大改革,遭遇种种复杂问题,自然不可避免。经济、社会的改革是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但是我们没有理由退缩,退缩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代价。世界发展、社会进步的潮流,不容许我们等一切条件都成熟之后,再实行改革。我们只能毫不犹豫地投入改革的洪流,边实践,边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们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把语文课程的所有问题都解决好,但是希望通过探索和改革,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使课程改革能够更加健康、平稳、顺利地向前发展。